接口和抽象类的概念
(1)抽象类;用abstract修饰的类。抽象类和普通类的主要有三点区别:
--》抽象方法必须为public或者protected(因为如果为private,则不能被子类继承,子类便无法实现该方法),缺省情况下默认为public。
--》抽象类不能用来创建对象;
--》如果一个类继承于一个抽象类,则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如果子类没有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则必须将子类也定义为为abstract类。
(2)接口:接口中可以含有变量和方法。但是要注意,接口中的变量会被隐式地指定为public static final变量(并且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变量,用private修饰会报编译错误),而方法会被隐式地指定为public abstract方法且只能是public abstract方法(用其他关键字,比如private、protected、static、 final等修饰会报编译错误),并且接口中所有的方法不能有具体的实现,也就是说,接口中的方法必须都是抽象方法。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出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接口是一种极度抽象的类型,它比抽象类更加“抽象”,并且一般情况下不在接口中定义变量。
接口和抽象类的选择
接口和抽象类都能描述一般性的公有特征。一般来说,强是关系(strong is-a relationship)清晰地描述了父子关系,应该用类模拟,比如苹果是一种水果;而弱是关系(weak is-a relationship)是指对象具有某种属性,适合用接口模拟,比如苹果是可以吃的。也可以这么说,抽象类是对一种事物的抽象,即对类抽象,而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抽象类是对整个类整体进行抽象,包括属性、行为,但是接口却是对类局部(行为)进行抽象。继承是一个 "是不是"的关系,而 接口 实现则是 "有没有"的关系。多个类要实现一个接口有时候会很麻烦,这时可以结合抽象类来为通用方法提供实现,这样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重写一些方法或者添加一些方法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实现类。
例子:门要有开门、关门和报警三个功能。若把这三个方法都放在抽象类里,则继承这个抽象类的子类都具备了报警功能,但并不是所有门都需要报警功能;若把这三个方法都放在接口里,需要用到报警器的类还需要实现该接口的开门和关门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报警器都要具备这些方法,比如火警报警器。
可以看出,Door的open() 、close()和alarm()根本就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内的行为,open()和close()属于门本身固有的行为特性,而alarm()属于延伸的附加行为。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单独将报警设计为一个接口,包含alarm()行为,Door设计为单独的一个抽象类,包含open和close两种行为。再设计一个报警门继承Door类和实现Alarm接口。